什麼是藝術治療(Art Therapy)
藝術治療是一種結合創作性藝術表達和心理治療的助人專業,在藝術治療師的協助下,利用各種不同的美術媒材在創作的過程中表達個人情緒、想法及狀態,同時促進感覺統合、協調能力、專注力、觀察力、溝通表達、情緒行為等之改善。此外,藝術治療的作品也是一種診斷指標,治療師可以從作品中的圖像及筆觸獲得更多個案無法透過口語所表達的資訊,亦可從個案一連串作品的表現來評估其發展狀態,並與個案適當討論以幫助其進一步的了解自己。透過藝術治療所做的非口語的表達性藝術創作比較不具威脅性,因此對於語言能力尚在發展階段的兒童或是口語表達能力困難者特別適用。 藝術治療和一般美術課程有何不同?一般美術課程著重在教導繪畫/創作技巧及藝術理論的學習,老師是整堂課的主導者,學生需遵從老師的指導、依據老師所指定的主題及材料來創作,並且以學生作品的表現作為教學成果的評量。而藝術治療重視的是創作的過程而非作品本身的美醜或技巧的展現,因此接受藝術治療的人無需具備任何藝術創作的經驗或背景,透過多元藝術媒材的使用,如繪畫塗鴉,黏土雕塑能促進許多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的協調能力、視覺和觸覺的整合等,此外,藝術治療中的創作品為當事人想法和情感的具體呈現,當內在的情緒被視覺化、圖像化後,負面的情緒能獲得了宣洩,兒童們便有機會提升他們的自我認知與了解,增進自我認同與接納。
藝術治療要上多久?
藝術治療所需的療程,根據每一位不同的被治療者情況而有所不同。藝術治療為一種內在的歷程活動,較難在短期內呈現顯著的治療效果,根據臨床經驗,被治療者通常都會需要一段時間和治療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去熟悉治療模式,以便呈現初步的治療成果。當孩子能適應治療環境並和治療師建立好治療關係後,才能在後續的療程中提升其應有的能力、開發其潛力,以達到治療目標。